首页 >> 箭报春

猪价连跌十周有望触底企稳猪业资讯新牧网大理

文章来源:三益农业网  |  2022-07-27

猪价连跌十周,有望触底企稳 - 猪业资讯 - 新牧网

一、猪价连跌十周,有望触底企稳,短期内以震荡走强趋势为主第13周(3月26日-4月1日),据全省26个集贸市场价格定点监测,受消费趋弱影响,生猪集中出栏,我省生猪价格继续下行探底。第13周,我省生猪价格为10.07元/公斤,同比降低35.49%,环比下降3.36%,这是生猪价格连续第十周继续走低;猪肉价格为21.60元/公斤,同比降低19.97%,环比回落3.31%。猪粮比价为5.14:1,同比回落46.03%,环比降低3.85%,生猪养殖跌至亏损线以下,目前育肥一头猪基本要亏损200余元,生猪养殖进入深亏区。

仔猪价格继续回落,截至第13周为21.50元/公斤,同比降低35.76%,环比回落3.31%,去除三个无效数据,最高价为30.67元/公斤(郯城县),最低价为14元/公斤(莱芜)。仔猪活猪比价为2.14,同比持平,环比升高0.26%,目前看活猪价格长时间回落,导致养殖户补栏情绪日渐保守,仔猪价格开始大幅下跌。但活猪回落幅度仍大于仔猪,造成仔猪在整个生猪养殖过程中所占成本日渐提高,需要养殖户慎重考虑,灵活把握成本变化趋势。

近期猪价低迷,短期内跌幅较大,表现探底行情,这主要是由于节后需求转弱导致行业基本面供需宽松。供给方面,前期极端天气导致生猪销售时间错位,春节前后生猪供给异常增加,尤其是东北地区低价猪冲击高价区域,加之进口增加和抛储,又加大了供应力度,从而猪价急速下跌。需求方面,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较往年减少,加之年后迎来的消费淡季,导致市场需求疲软,也加速了猪价的下跌,导致三月猪价继续低位震荡。

短期来看,目前猪价处于季节性周期底部,尽管大周期仍然向下,但随着市场上牛猪留存数量减少,生猪养殖效益已经低于成本线,屠宰企业收猪难度提升,且随着猪肉消费淡季过去供需情况逐渐改善,猪价继续大跌的可能性不大,整体将表现为企稳或稳中偏弱走势。预计本次下跌趋势延续至4月初,预计二季度将有反弹,生猪、猪肉均价环比有望大概率实现转正。

关注中美贸易战:猪肉加征25%关税对国内猪价的利好有限

2018年4月1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自2018年4月2日起实施。2018年3月23日,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其中涉及农业的有三类:猪肉及制品,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以及改性乙醇。我们认为对美进口猪肉加征25%关税,但我们认为对猪价的影响相对有限,更多会反映在心理层面,一是进口猪肉占比较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生猪出栏量约6.9亿头,猪肉产量达到5340万吨,猪肉消费量5494万吨,进口量121.7万吨,猪肉进口占全国产量比重仅为2.3%,其中自美国进口量仅为17 万吨,仅占我国猪肉产量不到0.4%,猪价由国内供需结构决定,对国内猪肉市场整体影响不大;二是猪肉进口国数量增加,2017年我国猪肉进口国数量已由2011年的12个增加至17个,美国由原来的第一位退居第四位,加征关税即便使从美国进口猪肉量下降,仍有其他多国进口渠道;三是进口猪肉竞争力不强,目前进口猪肉到岸完税价比国内价格低5 元/公斤左右,加征25%关税后,价差缩小至1.5 元/公斤,考虑到进口猪肉多以冻肉和猪副产品为主(消费习惯的不同导致),此价差将不具有吸引力。如果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牵扯到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预计将冲击养殖盈利。饲料是生猪养殖的主要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左右。而玉米和豆粕是饲料的主要成分,分别约占饲料成本的60%、20%。一旦贸易争端升级,带动豆粕等价格上升的话,我国生猪养殖的成本将会上升、盈利将受到冲击。

当前生猪养殖步入亏损期,周期下行考验成本管控力。养殖户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放松饲养管理,改进养殖技术,通过提高饲料转化率、提升PSY降低生产成本,以成本竞争力来提升收益。

二、鸡蛋价格如期上行,摆脱跌势

第13周,如我们之前的预测判断,我省鸡蛋价格触底反弹,摆脱跌势,如期上行。截至第13周,我省鸡蛋销售平均价格为7.15元/公斤,同比增长26.55%,环比回升1.85%。就全省监测的26个价格县来看,其中最高价为9.60元/公斤(即墨),最低价为6.50元/公斤(桓台)。

春节后市场消费疲软是造成当前鸡蛋价格偏弱运行的主要原因,但后市来看蛋价下行动能不足,一是从供应的基本面来看,2月份在产蛋鸡存栏量处于历年同期低位,根据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对75个监测村和37个规模场蛋鸡存栏数据的统计监测,2018年2月,监测村在产蛋鸡存栏量为254.13万只,环比减少2.72%,同比减少11.54%;从规模场数据来看,在产蛋鸡存栏量为224.62万只,环比减少2.60%,同比减少78.71%,短期内供应偏紧形势不改,蛋价下行空间有限;二是随着学校开学及企业开工,下游需求有所恢复,对于蛋价有所支撑,预计鸡蛋价格窄幅走低后趋稳,3月底鸡蛋价格将会触底反弹,4月份或因清明节前备货及阶段性补货,市场走货加快,鸡蛋价格小幅上调。

本周蛋雏鸡为2.86元/只,同比升高13.94%,环比回落0.35%。雏鸡回落幅度收缩,后市景气趋好。

三、活鸡价格震荡,向好趋势不改

第13周,鸡肉价格震荡回落,向好行情不改。据监测,截至第13周,我省活鸡价格为8.87元/公斤,同比升高9.10%,环比回落0.18%;白条鸡价格14.95元/公斤,同比升高13.69%,环比回落1.12%;雏鸡价格为2.78元/只,同比升高58.18%,环比持平。

近期毛鸡出栏量稳定,但由于下游鸡肉走货略慢,毛鸡价格维持震荡。且随着生猪价格的企稳,终端消费价格预计将有所企稳。加之蛋鸡淘汰增加,压制肉鸡价格持续下跌。

目前肉鸡价格回落只是周期性和阶段性的短暂表现,并不改变周期趋势。肉鸡价格果然如我们所预测开启向上行情。

一是供给端收缩。我们始终认为引种持续减少是促使白羽肉鸡行业供需反转的关键。随着2014年过量引种全部淘汰完毕,2018年迎来真正的供给反转。2013年引种高峰经过2014-2017年四年消化,产能已不可逆转地下降,祖代存栏、父母代鸡苗销量均处于历史低位,据中国畜牧业协会《2018年2月白羽肉种鸡生产监测分析报告》披露,今年1-2月我国祖代强制换羽仅为1万套、0万套。预计2018年在产父母代种鸡平均存栏量较2017年再降5.7%,对应商品代鸡苗、毛鸡供给相应下降约5%,行业景气向上,预计年度均价将恢复到历史平均盈利水平。节奏上,预计三季度在产父母代存栏开启新一轮下行,商品代供给下降,产品价格有望开启一波趋势行情。

二是需求端伸张。春节、清明、中秋节是需求旺季,因此清明节前白羽鸡还将迎来一波价格走高。预计4月毛鸡、鸡苗价格回落或难以出现。2018年春节后人员返工时间晚于往年,预计3月底才会陆续到岗,屠宰场恢复生产将带动毛鸡价格上涨;此外,春节期间肉鸡养殖存断档期,按照42天肉鸡出栏,对应4月开始陆续出栏,预计短期毛鸡出栏量偏少,毛鸡供给将出现短缺,毛鸡价格上涨仍将持续,并带动鸡苗价格上行。

三是受益于中美贸易战。2018年美国复关无望,且新西兰供种已相当紧张。考虑到当前中美贸易战,鸡肉双反取消或将无限期延后,对国内鸡肉供需构成利好。美国祖代鸡引种也将明显受阻,利好国内鸡价趋势性行情。

四是疫情和进口因素利好产业。春季作为流感高发的季节,目前尚未发生影响市场的疫情;近期商务部对巴西反倾销调查虽然目前尚未决议,2017年我国共进口了39.1万吨的巴西鸡肉,占我国进口鸡肉总量的84.8%,但决议通过概率较大,这将有望对国内家禽养殖形成较大利好,稳定白羽鸡价格。

四、牛羊肉走低,生鲜乳企稳

第13周,我省牛羊肉价格高位震荡,继续向下走低。截至第13周,我省牛肉价格61.22元/公斤,同比升高4.76%,环比回落0.21%;羊肉价格65.44元/公斤,同比升高12.17%,环比回落0.50%。

从活牛市场来看,当前活牛价格出现回落,目前为25.07元/公斤,同比升高7.83%,环比回落0.28%;活羊价格向下探底,当前最低价为19.20元/公斤,最高达到33元/公斤,全省平均为25.88元/公斤,同比升高23.30%,环比回落1.22%。

牛羊肉价格高位震荡,爬高回落几经反复,这背后是近期牛羊肉价格调节供求的一种市场性行为,通观牛羊肉价格的变化走势,呈现高盘支撑态势,这反映出牛羊肉消费在高增长的累积下已经达到了一个紧平衡的位点,这显示了牛羊肉供求仍然是以市场规律为基本运行规则。后市来看,随着天气转暖,春季到来,牛羊肉消费也逐步进入淡季,供需疲软,预计3-4月牛羊肉价格也将呈现小幅回落态势。但是随着牛羊养殖群体数量的下降,牛羊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高,牛羊肉消费潜在意愿逐步趋强,这将抬升牛羊肉价格上行动力。预计5月份以后,随着烧烤和高档牛羊肉消费需求逐步提振,以及牛羊肉产品的进一步调整,牛羊肉价格上行动力渐渐聚集,同时也要关注进口牛羊肉对于市场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牛肉进口势必对我国牛肉生产和牛肉消费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需要跟踪观测。

截至第13周末,我省生鲜乳收购价为3.54元/公斤,同比升高0.85%,环比持平。在我省监测的26个县中,剔除两个无效数据,有13个县的价格高于全省平均价格,其中最高价格在阳信县,为5.00元/公斤;最低价格出现在莱芜市,为2.90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差值为2.10/公斤,差价有所扩大,奶业整体发展度差异度出现明显变化。

奶价高位企稳,向上动力减弱,后市仍以回落为主要趋势。主要是因为,国内原奶生产开始由紧缩向舒张转变,一方面天气回暖奶牛单产逐步恢复,另一方面需求旺季过后,企业开始调节生产日期,对生鲜乳需求阶段性减少。进入4月份,天气转暖奶牛进入产犊旺季,奶产量随之增加,原奶供给能力呈现阶段性增长,原奶供求有望进入相对宽松态势,加之需求趋弱,奶价上行动力不足,养殖户应做好节本增效措施。

五、玉米豆粕价格向上发力

第13周,我省玉米价格继续上行,豆粕再次探高。截至第13周,玉米价格为1.96元/公斤,同比升高19.51%,环比升高0.51%;豆粕3.24元/公斤,同比升高0.93%,环比升高0.62%;小麦麸1.62元/公斤,同比升高8.00%,环比降低0.61%;进口鱼粉12.50元/公斤,同比回升3.65%,环比回落1.95%。受饲料原料价格调整和养殖行情的影响,相关的畜禽配合料价格呈现高位抬升态势,本周我省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2.80元/公斤,同比升高2.56%,环比降低1.06%;肉鸡配合料价格为2.81元/公斤,同比升高1.81%,环比持平;蛋鸡配合饲料价格为2.51元/公斤,同比升高5.91%,环比升高0.40%。

关注中美贸易争端:如果后续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对美进口大豆(占大豆进口总量比例在30%以上)征加关税,国内大豆、豆粕或将上涨,从而将对养殖企业成本带来负面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市场,其大豆进口主要来源于巴西和美国。2017年美国大豆出口量 5851万吨,其中出口中国3285.54吨,占美国出口量的56.15%。一旦中国市场需求锐减,对美国大豆市场将形成重大打压。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高,但不排除通过其进行贸易反制。由于进口大豆的相对价格优势,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将近90%,2017年我国大豆自产量1300万吨,进口量高达9550万吨。大豆消费渠道中,以压榨用油为主,占比消费量高达83%。其中国产大豆主要用于蛋白制品等;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主要用于压榨,产成豆油和豆粕(主要饲料原料)。如果贸易争端打出大豆牌,养殖企业成本会受到负面影响。

对玉米而言,中美贸易战升级利好国内玉米及相关产业,其主要传导路径有三:一是对进口自美国的玉米直接加税:与猪肉类似,我国玉米进口依存度极低。2017 年中国玉米消费量2.23亿吨,进口量281万吨,进口占比仅为1%,其中76万吨进口自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产量约15%用于出口。目前国内现货价高于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差异接近200 元/吨,玉米出口有一定盈利空间。(按照当前最新价格计算)假设加征15%关税,则到岸完税价约为1823元/吨,将高于目前国内玉米价格,进口玉米将失去经济效益(加征25%关税倒挂更为严重)。进口玉米或将进一步缩减,支撑国内玉米涨价逻辑;二是大豆扩散效应:如上分析,大豆贸易战将使得大豆价格上涨,大豆与玉米比价效应使得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作为替代品,北方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或被压缩。种植面积缩减带来的玉米供给减少,支撑玉米价格上涨;三是变性酒精扩散效应:中国拟对进口自美国的变性酒精加征15%关税,进口酒精的价格优势缩小,进口或将进一步减少,增加国产燃料乙醇需求,进而增加玉米需求,支撑玉米价格上涨。

为什么选择

缓冲块耐久疲劳测试机

弹簧疲劳寿命测试仪品牌

电脑抗压试验机

30吨万能材料测试机